在驚滔駭浪中登上總統寶座的李登輝,採取類台獨路線以及金錢外交策略,另一方面,國民黨的黨產管理委員會主任劉泰英聘請了卡西迪公關公司對美國政府施壓,引爆了95/96年的台海危機。美國行政部門切斷了與台灣駐美機構的聯絡管道,並派遣密使來台試圖與國民黨管委會接觸。作者受人之託,安排美國密使來台行程,並成功引薦密使密道頓與劉泰英會晤,不料,卻在無意中捲進日後亞洲週刊所謂的台灣對美政治獻金風暴。書中揭露了這段外交秘辛,並記述了20年來兩岸政經與國際外交情勢翻轉的種種。
作者介紹
陳朝平
1954年生於台灣的外省第二代,政治大學外交系畢業、政治研究所碩士,曾任職中國論壇、聯合報、中國時報、聯合晚報、中央月刊。離開媒體後經營公關公司,致力於公共政策的遊說與媒體溝通。作者曾經三度獲得時報雜誌評論文徵獎的首獎,多年來,關心兩岸和平發展與統合的問題。
譯者介紹
中共軍演威嚇中總統大選的前哨戰開打 95
遠東飯店撞見二胡一密 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99
暴風雨來襲前的寧靜 105
捲起千堆雪 政治獻金疑雲悄然擴散 108
──去年4月間首度來台 未見劉泰英會晤饒穎奇
──去年7月第二度來台 與企業界餐敘並晤林洋港
──8月1日會見劉泰英 密道頓表示負募款任務
──劉9月赴美晤柯林頓 展開中美高層接觸管道
亞洲週刊點燃了政治獻金疑案的引信 115
──四度赴台晤政商名人
──劉泰英證實晤密道頓
──美軍母艦護台有價
──密道頓聞捐款喜出望外
一步步踏入風暴圈裡 122
──冷眼旁觀政客與媒體的演出
──且看政府高層如何操縱媒體報導
──看穿了高層官員的烏賊戰術
李登輝:這個問題絕對沒有! 136
劉泰英的聲明疑點重重 141
──總統府高層越幫越亂 劉泰英選擇性失憶?
正面迎戰公開對質 試圖嚇阻追殺 147
──婉拒了趙少康、李濤專訪的邀約
──比對各家媒體報導 設法找出矛盾點
──擬定A計畫 先求不敗再求緩轉
什麼原因導致溝通管道全面關閉? 163
消極怯戰 何如以戰止戰? 169
──公開對質?赴美作證?來者不拒
記者會後效發酵 美國展開調查行動 177
──在場的關鍵第四人浮出水面
──克明兄發表三點聲明
究竟是政治顧問、公關,還是掮客? 188
──接受國際媒體採訪 遂行內銷轉外銷戰略
原是夢
──接受NBC首席特派員安卓麗.米雪爾的訪問
台灣媒體和非政府組織淪為政治打手? 199
提告同時,威京小沈捎來和解的訊息 204
石齊平與施智謀臨門一腳,我走上和解之路 209
──和曾宗廷、羅明通大律師的第一次接觸
──陳長文、范光群都拒絕代理我
──開庭前穿梭在兩陣營之間
我和劉泰英的律師團在法庭內展開攻防戰 223
第一次開庭後國內外輿論如何反應 227
邁向和解之路 231
──那天下午,我們和解了!
為何劉泰英、密道頓將我從記憶庫裡刪除? 236
從三外交個案對照1500萬美金政治獻金的真假 241
──先談巴紐建交案
──與巴國往來 我砸重金
──又是李登輝!
政治獻金疑案人物誌 249
──鳥盡弓藏、天命終究難觀─側寫劉泰英
──宦海浮沉終不悔的外交幹才─夏立言
──知識青年革命尚未成功,丁守中奮鬥不懈
──從哈佛回歸到中國道統與經典─李克明
──洞悉時事、經世致用的經濟學家石齊平
尾聲 278
附錄 282
序
光輝的10月過後,還有11月12日的國父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12月25日的行憲紀念日,以及1月1日元旦。這些假日,從街頭到媒體,照例充斥著與國父孫中山、蔣氏家族以及國民黨有關的政治圖騰、符號與歌曲。對學生而言,這些國定假日,只不過又是一個個不必上課的日子,在排山倒海而來升學壓力下,我們近似麻痹地、默默地接納這些反共的政治符號。
是的,我們這一代就是這樣度過了青澀的青少年時代,反共、愛國、領袖、團結,這些價值觀念已經內化到我們青春的熱血裡,另一方面,我們懵懵懂懂的腦海裡,卻也開始質疑這些從小到大、視為當然的價值觀,開始懷疑反攻大陸的真實性與可行性。不過這些質疑、懷疑,都只能潛藏在心靈最幽暗的角落裡,我們,噤若寒蟬,匍匐在一旁角落,遠遠地、靜靜地,等待著。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閱報欄上的中央日報成篇累牘的刊登著珠江口漂流出來的浮屍照片,紅衛兵押著黑五類分子遊街、被鬥爭的男女,頭戴著紙糊的高帽,舉步維艱……到了夜裡,一張張新聞照片,化作一幕幕的夢魘,夾雜著父親三更半夜哭喊祖母的嗚咽,如夢似真,鐵幕裡的神州大陸,共產黨群眾大會鬥爭的猙獰面貌……揮之不去。
那年秋天,我進了高中,下課後,除了流連在南昌街彈子房外,遠遠看著獨臂球王穩穩地敲進每一顆球外,便是漫步在牯嶺街的舊書攤,偷偷翻閱著一本本泛黃的禁書,「自
由中國」雜誌、魯迅的《吶喊》、巴金的《寒夜》、《金瓶梅》,夾雜駐台美軍留下的「Playboy」,似懂非懂。接著,又瘋狂地迷上了西洋歌曲,聽黑膠唱片、收聽收音機裡美軍電台的流行音樂排行榜、模仿外國歌星的身體語言,甚至在建中書包畫上了帶有嬉皮風的圖案……高中三年,為賦新辭強說愁的那顆少年心裡,叛逆與懷疑的種子,越發地茁壯了。
原是夢
悲壯地宣布退出聯合國,引發斷交的骨牌效應。在這種情勢下,考進外交系,多少有些反諷的意味。
政治大學的前身是國民黨在南京所創辦的中央政治學校,素有黨校之稱,儘管如此,我在政大遇見的師長,極多學識淵博、風骨嶙峋者。大一政治學的授課教授是政治學方法論的權威──易君博師;教授經濟學的夏道平教授,曾經翻譯政治經濟學大師海耶克的名著「到奴役之路」,夏師與雷震、殷海光並稱「自由中國」半月刊三大主筆;大三教我西洋政治思想史的教席,則是台灣政治思想史的泰斗朱堅章教授。在三位恩師和其他老師的引領下,四年大學生涯,我真正體會到了論語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學會了思辨之道,學會了不盲從權威,學會了透過理性辯論去挑戰權威。
當然啦,從1971年發酵的中華民國外交危機,以及接踵而來的越戰情勢逆轉、美國爆發的反戰風潮、西貢淪陷、成千上萬的越南難民漂流海上……一波波與冷戰有關、和國際共產陣線擴張有關的新聞,在我大學四年的日子裡,持續地衝擊著台灣這小島,衝擊著我們徬徨不安的心靈。「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依然是多數青年學子的夢。
1975年4月,清明節凌晨,「民族救星」、「一代偉人」總統蔣公崩逝,是晚,雷電交加,風雨如晦。第二天清早,市容瞬間由彩色轉為黑白,人人面露哀戚之色,二、三十年來習以為常的世界,頓...
留言列表